随着苦荞越来越被大众消费者所接受和喜爱,苦荞酒品牌也不断增加。寒冬时节,在沿河自治县乌江山峡生态工业园区贵州蛮王酒业有限公司的酿造和包装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将已经发酵苦荞装进酿酒设备中,并将一箱箱成品酒包装入库,一番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蛮王酒业是沿河自治县的招商引资企业,占地面积22666平方米,总投资10000万元,全部车间投入运行后,年综合生产用粮能力可达2500吨。
公司副总经理张银周介绍,公司2005年前仅是一个传统酿酒小作坊,,酿酒技术含量低、产量低、产值少,年产值只有几万元,满足不了企业发展和市场需求。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和提升酒质,该公司2005年投入100多万元,收购了占地2300多平方米的泉坝乡的“泉坝洞泉酒厂”,完成酒厂第一次改组重建,并注册为“沿河民族酒业有限公司”。
但因技术差和资金欠缺,该公司生产出来的酒苦味浓、香味重,口感差,销售一度受到影响。
2007年,该公司为了突破技术和设备难题,再次投入了100多万元,改善和购买烤酒设备。并与云南酿酒科学研究所、贵州省轻工业科研所、山西农科院合作,高薪聘请酿酒专家到公司实地指导和培训酿酒技术。
技术的提升使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公司精选产于贵州绿色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质苦荞为原料,将传统的酿酒方式改为土坛发酵方式,延长发酵时间,使土家苦荞酒的苦味逐渐淡化,甲醇标准得到有效控制,降低到了国家规定标准以下。
酒质提升,使产量和销量逐步增多,年产产值达150吨左右,年产值在300万元以上。
信誉、质量、优质服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与本。该公司销售部员工24小时值班,只要商家需要,便立即派专人送货上门。公司的优质服务赢得了商家赞许,并在湖南、遵义、广东等地成立了10多个代销点,品牌效应在市场的培育中逐步形成。
2006年,土家苦荞酒参加产业经济国际论坛比赛,获“苦荞产业经济国际论坛民族特色金奖”;2007年又获“第十届国际荞麦大会金奖”、贵州省名牌农产品荣誉称号。2009年,该公司土家苦荞酒荣获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国家QS质量认证),获得了进军全国白酒市场的“准生证”。
2010年,公司注册成立“贵州蛮王酒业有限公司”。
2012年,公司注资2000多万元扩建蛮王酒厂。新厂扩建后,综合生产量将突破2500吨,具备酿造1500吨原酒,1000吨调配、1200吨库存、3000吨包装的生产能力。
目前,公司5套烤酒设备正式投产运行,日产白酒1万多斤。开发上市的苦荞酒系列有“蛮王”贵有度”等20多个产品,远销到湖南、福建、上海、广东、陕西等市场,2013年销售额完成3000多万元。
谈及今后公司的发展时,老总何智勇说:蛮王酒业有限公司将不断探索中国现代白酒产业的发展道路,不断创新思维,引用新科技,力争打造中国苦荞酒第一品牌。”
暂无评论内容